成長不是回顧原生家庭,
發現問題,
然後為自己找一個藉口,
把責任推卸給父母。
成長不是一直把知識往頭腦塞,
然後把知識轉化為權威,
要孩子服從。
成長更不是繼續扮演受害者,
要每一個人為你現在的生命而負責,
要每一個人為你而做出改變。
要是這樣可以讓你的女兒成長,
我稱之為「 #傷害的成長」。
對我而言,
成長是回顧原生家庭,
發現問題;
不找藉口,
重新創造自己。
成長是不斷求知,
把知識運用在自己的身上;
去蕪存菁後,
才散發給別人。
成長更是拒絕再扮演受害者,
決意為自己的生命而負責,
做出改變。
這種成長,
我把它稱為「 #愛的成長」。
所以,
媽媽,
你到底選擇了傷害,
還是愛?
.
以上文字摘錄自《#允許自己選擇愛》
作者:馮以量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各位朋友,早安:
上面這段話,是作者寫給一位單親媽媽,她似乎要透過扮演受害者的方式,要兩個女兒負責她心中的所有傷害。扮演受害者也是一種控制對方的策略,藉此要對方順從。
如果用這種方式對孩子,孩子也有可能成長。但我很感謝作者短短幾句話,把這種成長的本質寫得清清楚楚。
還有另一種成長方式,是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。這種方式能創造自己,扶持他人。這種方式,不只讓人內在能量更豐沛,還能在親密關係中有更深的連結。
當我們回顧原生家庭,責怪只是個暫時的狀態。最終,至少我們期待能走向療癒,活在愛。
如果一直活在責怪,那實在浪費生命。還不如把時間精力,拿來讓自己圓滿。
祝願您,能在愛中成長,邁向新生!
.
ps.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199597741921842
.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允許自己選擇愛》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Gdm0mp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v5qNql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e9EYmM
讀冊:https://reurl.cc/NXrepn
&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
@寶瓶文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quariusfans/
冯以量
.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